十年打球无人识,一朝挥拳天下知,浅谈周跃龙的职业斯诺克之路
添加时间:2025-10-22
1998年,四川成都的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周跃龙的诞生。这个男孩的成长轨迹注定与众不同,因为他的父亲——一位痴迷台球的司机,在丁俊晖成功的激励下,做出了改变儿子一生的决定。尽管文化程度有限,这位父亲坚信读书并非唯一出路,在周跃龙八岁那年,便让他拿起了斯诺克球杆。
这个决定引发了家庭的分裂。母亲坚持认为孩子应该专心学业,而父亲却义无反顾地辞去工作全力支持儿子打球,最终导致婚姻破裂。十岁的周跃龙就此辍学,远赴广州投奔1"斯诺克教父1"伍文忠门下,与丁俊晖、赵心童等未来名将同堂学艺。在陌生的城市里,这个孤独的少年每天坚持训练八到十小时,几乎全年无休。然而付出与回报并不对等,看不到成绩的周跃龙一度陷入迷茫,甚至萌生退意。严厉的父亲用体罚和面壁思过等方式,硬是将他留在了球台前。
童年的艰辛在周跃龙身上留下了深刻印记。由于家境贫寒,他从未喝过牛奶——在那个年代,一元多一瓶的牛奶是奢侈品,五毛钱的豆浆才是日常选择。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或许影响了他的身体发育,也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。十五岁远赴英国时,语言不通的他靠着十包方便面度日,将面饼与调料分开食用,一天仅吃两顿,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数年。
2013年12月,周跃龙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,夺得IBSF世界斯诺克业余锦标赛冠军并获得两年职业资格。次年他正式转入职业,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台球学院深造。虽然早在13岁就获得中国青年锦标赛冠军,2012年以最年轻外卡选手身份参加海口公开赛,但真正的突破始于这次转型。
如今,周跃龙已四次闯入排名赛决赛,技术实力在国内位居顶尖之列。尽管尚未打破冠军荒,但年轻仍是他的资本。妻子和教练团队,包括心理专家,正在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——那些因童年经历而形成的过度求胜心态。正如专业人士指出的,当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后,心理素质的突破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。随着大赛经验的积累和心理层面的成长,这位从豆浆少年成长起来的斯诺克选手,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。